根据中共枣庄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做好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工作的通知》(枣法办发[2019]9号)要求,现将我局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传达学习上级会议精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入学习、深刻领会李峰书记在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对全面依法治市作出的总体部署,努力把要求落到实处,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并逐步实现我市治理结构和治理水平现代化,要牢固树立“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观念。
完善制度建设,推进各项工作开展
(一)加强制度设计,建立健全工作制度。一是根据机构整合之后的新市场监管职能,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对行政执法相关制度重新梳理,查缺补漏。至2019年底已制定出台了《枣庄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执法信息公示制度》、《枣庄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执法全过程监督制度》、《枣庄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重大行政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完成了权责清单认领、行政执法主体资格梳理、行政执法人员清理,为依法行政提供了基础保障;编制了行政执法服务指南,明确了事项名称、依据、承办机构、办理时限、监督方式、救济途径等内容,为方便群众办事提供了依据;完成了行政执法流程图梳理,编制了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流程图、一般程序行政处罚流程图、行政强制措施流程图、行政强制执行流程图、简易程序行政处罚流程图、行政许可流程图;出台了行政执法规范用语指引,音像记录设备使用等制度。二是制定了《枣庄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重大行政决策暨开门化决策程序暂行办法》,对重大行政决策实行“开门化决策”、“公众参与”制度、听证会制度、专家认证制度、风险评估制度、合法性审查制度、集体讨论制度做出了明确要求。三是出台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助推“先把枣庄经济搞上去”的十五条措施》,实施质量强市、食品安全、标准引领、知识产权、小微企业“双升”等“五大战略";出台《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实施方案》,于2019年11月制发了《枣庄市市场监管局流程再造工作实施方案》,2019年全市各类市场主体达430693户,同比增长13.41%,法人80415户,同比增长33.05%,新增马德里国际注册商标33件,比去年同期增长143.5%,新增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1件,比去年同期增长183.3%,新增集体商标1件,新增发明专利申请626件、发明专利授权80件、PCT国际专利申请1件;制定《枣庄市开展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有2个国家级标准化试点项目通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验收,1个国家级试点项目通过中期评估,13个省级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通过省局验收,我市第5个省级标准化技术组织山东省玻璃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揭牌运行。
(二)严惩重处市场违法行为,切实维护良好市场秩序。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开展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食品药品专项整治、强化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保障质量安全专项行动、守护舌尖安全、重点工业产品质量提升百日整治等系列整治活动。2019年全市市场监管系统累计查处案件1685起,查实“挂证”执业药师4人,撤销药品GSP证书7家、收回5家、注销49家,56家零售药店主动核减处方药经营范围。开展市场监管领域风险隐患大排查,梳理33个环节109个问题。加大监管和整治力度,积极优化市场环境。山东丰源轮胎被中国质量协会评为第18届全国质量奖鼓励奖,智汇互联网小镇积极创建国家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市场;省级食品安全市创建工作圆满完成中期评估;小微企业“双升”战略累计完成“个转企”7184家,通过动产抵押等帮助企业融资40.03亿元。加大成品油质量检测和市场监管力度,开展“保健”市场乱象百日整治行动,严查违法虚假广告,加强价格监管和反不正当竟争执法,严厉查处网络传销等,全域创建省级食安市,为市场主体实现良性竞争提供了公平、有序的市场秩序。
(三)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夯实信用监管机制建设。认真做好企业异常名录和黑名单日常管理工作。对未按时年报的10400家企业列入异常名录,其中市局810家;对在异常名录满三年的1142家企业列入黑名单管理,其中市局111家。目前全市被列入异常名录企业19979家,其中市局2758家;被列入黑名单管理企业2747家,其中市局262家;被标注异常状态个体工商户202698户。积极为符合条件的企业办理移出异常名录,全市共移出异常名录2482家,其中市局164家。积极协调省局对2家进入“黑名单”办理了移出手续,对符合修补条件的4家企业向省局提交了修补申请。继续下大力气做好“僵尸”企业和个体户的清理工作,2019全市共注销企业4421家,其中市局398家;吊销企业873家,其中市局694家。
(四)大力开展“双招双引”,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成立招商引资工作专班,整合“大市场”资源优势,对7个拟招引的项目靠上对接、跟踪推进。抽调7名人员(含3名县级干部)参加“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贴身服务企业发展。明确2名县级干部带队帮扶山东威智医药、滕州市三合机械两家“百千工程”公司和山东益康药业公司,帮助企业实施高水平技术改造。推进以商招商,紧抓国家药典博物馆开馆仪式暨学术会议契机,组织本土医药企业加强与国内外知名药企建立合作,做大做强我市医药产业。推行“保姆”服务,中科院戴汝为院士工作站正式挂牌启动运行,浙大山东工研院盛泰康微型球囊项目等招商引资项目推进顺利。做好了“双招双引”申报协调、模拟审查工作。于2月中旬赴省局,对“双招双引”申报中被驳回的企业,进行重新申报,协调七户企业通过了审查。7月初,参加了全市“双招双引”第一次模拟审查,共审查梳理企业200余家。
(五)大胆探索工作方法,积极应对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2019年共接受被复议及应诉案件7件,其中行政应诉开庭一件,我局胜诉,4件对局行政起诉案件,由于积极协调应对,均以撤诉了结,近期2件行政复议案件,及时进行行政复议立案前的沟通协调,也以撤诉结案,所以,对所有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案件工作,在不违反《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的前提下,主动与行政复议申请人和起诉人进行沟通协调,能最大限度减少败诉,确保我局信誉免遭受损,可以说是一种创新的工作方法。
三、存在问题
(一)人员老化、超编严重、干部队伍建设存在隐患。市局副县级以上干部平均年龄超55岁,中层科级干部平均年龄53岁,40岁以下正科级领导干部为零;全体行政人员平均年龄51岁,监管队伍“老龄化”严重、知识结构单一、本领恐慌问题突出。多数科室年轻人均为下属事业单位借调,且多数为业务骨干,按照巡察整改要求,所有借调人员目前均已回编制所在单位,机关科室除科长外,基本1至2人,监管任务繁重,工作掣肘严重,一定程度影响了监管工作的正常开展。人员超编严重,机构改革前三局共有154个公务员编制,三定核定为90名,减编64名,我局现有行政人员118人,“三定”方案仅明确90个编制,超编28人,人多编少问题突出。如按照超编不能进人的规定,市场监管局在5至6年内无法新招录人员,将会出现监管队伍青黄不接、梯次断档等问题,长此以往,极有可能影响我市市场监管效能。
(二)融合磨合不到位,干部业务素质有待提高。市场监管体制改革伴随人员编制减少的同时,监管任务在数量和质量上急剧增加,43万户市场主体、2.26万台特种设备、2.48万家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1.67万件专利申请量等均为市场监管对象,双招双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等均对市场监管提出了更高要求,“人少事多”“权小责大”问题十分突出。另外,监管队伍融合难度大,业务能力与市场监管需求不相适应。原各部门的执法思维不同,对监管人员的素质、知识结构要求均不同。如原工商部门执法领域广,适用法规多,但是专业性不强;原食药和质监部门执法领域窄,但是专业性较强。市场监管体制改革后,人员需要交叉融合,但是“隔行如隔山”,全体市场监管人员互相适应并胜任彼此间工作的难度较大,由“物理融合”走向“化学融合”难度较大。
(三)在制定出台政策措施时,吸取各方意见建议不充分,对各地实际兼顾不够,对政策的差异性调研不够全面。比如,在制定《枣庄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特种设备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枣庄市市场监督管理系统市场监管应急预案》等应急预案时,由于时间紧等原因,未能广泛征求、吸取监管相对人的意见建议,未能积极到先进地市学习经验办法。
(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仍有落实不到位的方面。行政执法公示暂分两部分进行,其中食品药品案件按照原食药公示要求在市局网站公示,其他案件通过原省工商局办案系统对外公示,行政执法公示渠道未完全整合;执法记录仪使用不够规范,执法全过程使用普及度不高。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网上运行工作因省局态度不明确导致工作推进受阻。
四、整改措施
一是深化依法治市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规范重大事项决策,不断提高重大事项决策的规范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严肃查处侵害群众利益行为,特别是要加强对市场综合监管和食品药品安全、特种设备的监管,统一管理计量标准等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的查处力度。用好问责这个利器,对整改落实不力的党员干部,将严肃问责。
二是通过组织开展各种形式业务培训,提高干部业务素质,推进全体监管人员互相适应并胜任彼此间工作,尽快由“物理整合”走向“化学融合”适应当前新形势工作需要。
三是积极与省局沟通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网上运行系统使用问题,尽快推进网上运行工作顺利开展进而实现执法信息公示渠道统一。
四是有针对性地研究治本之策,制定完善相关制度规范,努力在各个领域都逐步形成简便易行、具体实在、相互衔接和相互配套的长效机制,创新相关制度,强化制度执行力,确保各项制度落实到位。
2020年1月14日